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医院动态 > 医院新闻

和急性胃肠炎说NO!

发布时间:2019.07.18 作者:陈丙红 来源:急诊科 访问人数:1125

入夏以来,急诊科陆续接诊近30例急性胃肠炎患者。几天前更一次性接诊9例疑似食物中毒患者,好在救治及时,9例患者的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症状均得到缓解,未出现其他并发症。

急诊科提醒大家,要防止病从口入,注意饮食卫生是预防急性胃肠炎的最主要措施,儿童可以考虑接种轮状病毒疫苗。处理食物过程中应注意以下4个方面:

1、烹饪:确保食物加热足够的时间,以杀灭可能引起急性胃肠炎的病原体。

2、分隔:将生、熟食物分隔开,避免交叉感染,特别是生肉、鱼类、贝类、蛋类。

3、冷藏:食物如果不是马上食用,应冷藏保存,低温可以延缓病原体的繁殖生长。

4、清洁:保持餐具和台面清洁,经常清洗双手,尤其是进餐前或处理生鲜的肉、蛋、鱼、贝类之后。

另外,夏秋之际街头小吃增多,饭店聚会增加,急诊科希望大家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一定要提高警惕,发现有异味的食物,尽量别吃,以免引起急性胃肠炎。

 

 

夏秋季肠道疾病发病较冬春季明显增多,这也是符合胃肠道疾病的发病特点的。夏秋季温度较高,食物中的细菌、真菌繁殖加快,而细菌真菌的大量繁殖需要利用食物中的有机物,食物中的有机物大量分解,从而导致腐败变质。如果人们误食了腐败变质的食物,细菌、病毒就会进入人体,引发以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乏力、纳差、发热等为症状表现的急性胃肠炎,腹泻是我们最常见的急性胃肠炎症状。

急性腹泻的定义为每天排便3次或3次以上,总量超过250g,持续时间不超过2周的腹泻。粪便性状可为稀便、水样便、黏液便、脓血便或血样便,可伴有恶心、呕吐、腹痛或发热等全身症状。由急性腹泻引起的并发症可能有较明显的脱水、电解质紊乱和全身中毒症状,如发热、烦躁或萎靡、嗜睡,甚至昏迷、休克。夏季急性腹泻多为细菌性感染,秋季腹泻多为病毒性感染。

急性腹泻的治疗一般分为饮食治疗和补液治疗两种。

1、饮食治疗:

绝大多数未发生脱水的腹泻病患者可通过多饮含钾、钠等电解质且有一定含糖量的运动饮料,以及进食苏打饼干、肉汤等补充丢失的水分、电解质和能量。腹泻尤其是水样泻患者的理想饮食以含盐的淀粉类熟食为主,补充能量和电解质。饼干、酸奶、汤、熟制蔬菜也是较好的选择。部分患者因腹泻可能发生一过性乳糖酶缺乏,最好避免牛奶摄入。粪便成形后,饮食可逐渐恢复正常。急性感染性腹泻患者一般不需要禁食,如有较严重呕吐的患者则需要禁食,口服补液疗法或静脉补液开始后4h内应恢复进食,少吃多餐(建议每日6餐),进食少油腻、易消化、富含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的食物(谷类、肉类、水果和蔬菜),尽可能增加热量摄入。避免进食罐装果汁等高渗性液体,以防腹泻加重。

2、补液治疗:

轻度脱水患者及无临床脱水证据的腹泻患者也可正常饮水,同时适当予以口服补液治疗,水样泻及已发生临床脱水的患者应积极补液治疗。口服补液盐(ORS)应间断、少量、多次,不宜短时间大量饮用。但有下述情况应采取静脉补液治疗:①频繁呕吐,不能进食或饮水者;②高热等全身症状严重,尤其是伴意识障碍者;③严重脱水,循环衰竭伴严重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者;④其他不适于口服补液治疗的情况。静脉补液量、液体成分和补液时间应根据患者病情决定。脱水引起休克者的补液应遵循“先快后慢、先盐后糖、先晶体后胶体、见尿补钾”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