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医院动态 > 医院新闻

【健康你我知】远离哮喘,让呼吸更顺畅!

发布时间:2021.05.11 作者:严奥林 来源: 访问人数:778

  5月,繁花似锦,绿荫如海,哮喘患者却可能因为接触到花粉或其他过敏原而引起哮喘急性发作,出现呼吸困难或咳嗽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可能威胁生命。

  什么是哮喘

  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是由多种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气道上皮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为特征的异质性疾病,这种慢性炎症与气道高反应性相关,通常会出现广泛而多变的可逆性呼气气流受限,导致喘息、气促、胸闷、咳嗽等症状反复发作,强度随时间变化。

  哮喘的症状

  哮喘急性发作的危害

  哮喘常见的诱发因素

  诱发因素通常是指能诱发哮喘患者的急性发作、加重哮喘症状的因素。不少诱发因素有季节性特点,与过敏原吸入、呼吸道感染及天气变化等因素有关。

  识别急性发作先兆,提前处理


  多数哮喘急性发作前都有不同程度的前驱症状和表现,即哮喘急性发作先兆。与平时相比,突然出现以下哮喘症状或症状加重时,应警惕哮喘发作:

  1、频繁咳嗽,尤其在夜间。2、呼吸用力或气短。3、运动时感到疲乏或乏力。4、运动后感到胸闷或咳嗽。5、感到疲劳、易烦躁、心情不快或喜怒无常。6、峰流速值降低。7、出现感冒样或过敏症状(打喷嚏、流涕、咳嗽、鼻塞、咽痛和头痛)。

  如何预防哮喘急性发作

  哮喘的治疗目标是实现“哮喘的总体控制”,既要达到当前症状控制,又要降低未来发作的风险。

  预防哮喘急性发作的方法有:避免过敏原及诱发因素,坚持长期用药,定期在哮喘专科门诊随访,记录哮喘日记,使用哮喘管理工具监测病情,适度运动等。

  坚持长期用药

  哮喘的慢性气道炎症需要坚持长期用药,长期吸入药物治疗能显著改善症状、提高肺功能、改善生活质量。

定期在呼吸内科门诊随访

  哮喘患者定期随访有助于更好地控制症状,医生可根据病情及时调整药物治疗方案。通常在起始治疗后的2-4周需复诊,之后每1-3个月定期随访。若出现急性发作,则需及时就诊。

记录哮喘日记

  哮喘日记有助于医生及患者正确评估哮喘严重程度、控制水平及治疗反应,在此基础上总结和分析哮喘发作和治疗的规律,据此选择并调整治疗方案。

  哮喘日记通常包括:当日的气温、气压、运动、饮食和工作情况;当日症状和发病情况;药物使用情况及反应;呼气峰流速值(PEF)以及昼夜变化率等。

使用哮喘管理工具监测病情

  哮喘管理工具有助于患者了解自己哮喘的控制水平,以便及时就诊或调整治疗策略。

适度运动

  哮喘患者也需要进行适当的运动,包括散步、慢跑、游泳、瑜伽等。研究表明,运动训练可以减轻气道的炎症,改善哮喘、焦虑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哮喘患者必须和医生“并肩作战”,制订一个渐进的管理方案。

  石化医院呼吸内科提醒您,哮喘虽不能根治,但只要对其有清醒的认识,重视防治环节,正确自我监测病情,配合医生坚持长期规范化治疗,就可以完全控制,哮喘患者也能像健康人一样工作、生活、学习,享受美好生活。

  当您遇到以下症状时,请及时到呼吸内科门诊就诊

  一、咳嗽、气喘、胸闷、气短,尤其是反复发作者,夜间、清晨严重者

  二、咳嗽持续2-3周以上,特别是抗生素治疗无效者

  三、反复感冒发展为支气管炎或肺炎,尤其是持续10天以上才缓解者

  四、运动(跑、大笑、哭闹等)诱发的咳嗽、气喘、胸闷

  五、天气变化、遇冷空气、接触过敏原或异味后引起的咳喘、胸闷

  六、不能解释的呼吸困难、胸闷、气短、叹气、易疲乏、咽痒

  七、日常活动后容易气短、胸闷、呼吸费力、活动能力下降

  八、反复流涕、喷嚏、鼻塞、鼻痒、眼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