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医院动态 > 医院新闻

IABP引领重症“硬核”时代 点亮心脏健康明灯

发布时间:2022.01.20 作者:伍宏爱 来源: 访问人数:729

一场疫情,让ECMO(体外膜肺氧合)走入了大众视线,了解了一种“救命神器”。可是你知道吗?在重症患者的救治“战场”上,IABP(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泵)也一直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近日,石化医院心血管内科团队利用IABP成功挽救了一名高龄心脏重症患者的生命。

IABP(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泵),是治疗低心排综合征的有效手段,也是首选的心脏机械辅助方法之一。主要原理是在心脏舒张期球囊充气,使主动脉舒张压升高、冠状动脉压升高,使心肌供血供氧增加;心脏收缩前球囊排气,使主动脉压力下降、心脏后负荷下降、心脏射血阻力减小、心肌耗氧量下降。它可为心源性休克、顽固性心衰、高危复杂冠脉病变、高危心脏外科手术等患者保驾护航。


2021年12月31日,当大家沉浸于喜气洋洋的节日氛围,都在期待新年到来之际,石化医院心血管内科却是另一番忙碌的景象。因为这一天,一名86岁男性患者因胸闷、胸痛伴呼吸困难紧急入院,情况十分危急。

主任助理农彦林接诊后,迅速为其完善相关检查。结合各项检查结果和临床症状表现,确诊为NSTEMI(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同时,该患者还伴有陈旧性心肌梗死、慢性心功能不全及2型糖尿病,是一例典型的CHIP患者,即复杂、高危、有介入指征的患者。对于CHIP患者而言,介入治疗可能是他们改善预后甚至生存的唯一机会。


患者命悬一线,随时都有猝死的风险。农彦林立即报告副院长、科主任汪念东,汪院长迅速组织团队全方位评估病情。患者介入手术的适应症明确,但高龄、心功能极差、基础疾病多,每一项都有致命风险,处置过程中稍有不慎,都可能给患者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介入手术做还是不做?怎么做?面对患者及家属信任托付的眼神,心血管内科团队一致决定放手一搏,抓住时机,利用IABP泵为患者保驾护航。


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心肌。在取得患者及家属的理解及配合后,副院长汪念东、副主任徐先进及主任助理农彦林带领心血管内科介入团队制定严密的救治方案及应急预案,为患者施行紧急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多支血管弥漫性病变、LAD(冠状动脉前降支)慢性闭塞、LCX(冠状动脉左回旋支)近端次全闭塞、RCA(右冠状动脉)近端严重狭窄达90%。因患者血流动力学极其不稳定,用大剂量血管活性药物维持基础血压的效果并不理想,团队为患者应用IABP泵,完成术前生命支持系统。

团队综合考虑后判断,LCX是此次心肌梗死的“元凶”。开通病变部位的机会只有一次,必须做到“快、准、狠”。汪院长团队经验丰富,技术娴熟,导丝小心通过,球囊充分扩张,最后在病变部位植入支架,所有操作一气呵成。复查造影显示,病变部位狭窄小于10%,手术获得成功。


术后72小时尤为重要,心血管内科团队不敢有丝毫懈怠,护士长彭凤艳带领护理团队严格床旁交班,事无巨细地交代注意事项、皮肤及管道护理,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三天后,患者生命体征逐渐平稳。1月3日经综合评估后,拔除IABP导管,复查心脏彩超,各项评分数值恢复良好。经过10余天的精心治疗和护理,患者于1月12日康复出院。


IABP(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泵)在这次救治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面对复杂高危的CHIP患者,石化医院心血管内科果断运用IABP,稳定了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改善了心脏功能,成功将患者从死亡线上救了回来。       

这已经不是石化医院心血管内科第一次开展IABP技术,在院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各科室的通力协作下,心血管内科IABP技术开展日渐成熟,危重症心血管疾病救治手段日趋丰富。伴随石化医院胸痛中心的筹建,心血管内科团队将继续精进技术,为挽救更多患者的生命、保障更多患者的健康贡献力量,同时也为医院的三级创建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