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现胸痛,他的妻子这样做,救回丈夫一条命
发布时间:2022.03.17 作者:心血管内科 来源: 访问人数:795
当机立断送诊
李阿姨(化名)和往常一样正在厨房忙碌着,但平时总会进来帮忙的丈夫,今天却迟迟不见人影。到客厅一看,丈夫躺在沙发上,“我胸口不太舒服,想睡一觉。”
丈夫7年前出现胸痛不适,程度较轻,持续时间短,在石化医院确诊为“冠心病”,一直规律服用“阿司匹林和阿托伐他汀”,胸痛有所好转,但最近胸痛、胸闷发作又频繁了起来,还伴有气喘、呼吸困难。李阿姨察觉情况不对,当机立断打“120”将丈夫送到石化医院。
绿色通道开启
急诊科大夫立即行心电图检查,心血管内科会诊后考虑 “急性心肌梗死”, 符合“左主干”病变的心电图特点,且伴有高血压病,病情危重。由汪念东副院长带领的石化医院心血管内科团队为患者开通绿色通道,将其紧急送至导管室。李阿姨非常信任地听取了医生的建议。
争分夺秒抢救
患者躺在导管室的床上,胸闷、呼吸困难非常明显,患者极度不适,不能平卧,一度想坐起来。考虑患者出现了“急性左心衰”的危急症状,团队冷静地予以“吗啡、重组人脑利钠肽、呋塞米”等处理后,患者症状稍缓解。事不宜迟,团队果断决定为患者紧急植入“IABP”(主动脉球囊反搏泵)提供循环支持,患者在IABP支持下病情稍稳定。
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徐先进在主任助理农彦林和主任汪念东的配合下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如术前判断一致,左主干重度狭窄,患者命悬一线。对团队紧急处置非常信任的李阿姨,毫无疑虑地听取了术者的建议,同意在血管内超声(IVUS)的精准指导下,在患者左主干内植入一枚支架,成功拯救了患者的生命。
明明春寒料峭,医护人员的脸上、身上却都是汗,但在这场与时间赛跑的战役中,他们再次取得了胜利。看到患者转危为安,大家都松了一口气,相视一笑。
术后,患者转入心血管内科CCU病房,在IABP泵的支持下渡过了危险期。李阿姨红着眼眶坐在床边,仍心有余悸,“还好有你们啊!真是太谢谢了!”经过心血管内科团队的精心治疗和护理,患者现已康复出院。
专家温馨提示
在急性心肌梗死的救治过程中,“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耽搁时间最多的是“患者发病至就诊的时间”和“患者到达医院后接受医生建议的时间”。
石化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徐先进强调,虽然急性心肌梗死发作快,但约半数以上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起病前1-2天或1-2周会有前驱症状,最常见的就是原有的心绞痛加重。“遇到突发胸痛、胸闷、出汗等急性心肌梗死的相关症状,不能忽视,必须及时就近就医,最好是到有能力开展急诊心脏介入手术的医院,不建议找熟人、找人送医院,应直接拨打120,到达医院后给予医生充分的信任,让医生有机会及时救治,挽救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