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院概况
  • 科室设置
  •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医院动态 > 医院新闻

    上热搜的“热射病”,为何如此恐怖? ——石化医院成功救治热射病患者

    发布时间:2022.07.22 作者:陈丙红、刘文娟 来源: 访问人数:536

    炎炎夏日,持续高温,“热射病”这个词频频冲上热搜,多地出现因热射病就医甚至死亡的病例。近日,石化医院也成功救治一例热射病患者。


    卢女士(化名)因持续在室外高温环境下工作而昏迷,被同事发现后紧急送到石化医院急诊科。何学南医生用手一摸,患者皮肤灼热,测体温竟然高达42℃,初步判断应该是热射病所致。

    在主任陈丙红的带领下,急诊科立即予以吸氧、心电监护、物理降温、建立静脉通道、静脉采血等措施,在行头颅CT检查排除脑出血后收治于ICU进一步抢救。


    卢女士的情况不容乐观,被送至ICU时,GCS评分(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仅3分(重度昏迷),呼吸费力,多脏器功能衰竭,全身皮下黏膜多处出血。石化医院ICU团队紧急予以开放中心静脉,立即扩容、补液,同时予以物理降温、胃管注入冰盐水降低核心温度、“冬眠合剂”降温等措施。

    经过ICU团队的不懈努力,患者体温得到控制,半小时内降至39℃以下,但仍然昏迷不醒,凝血、肝肾、肠道等功能衰竭,尿液呈茶色。APACHE II(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35分,死亡风险高达93.64%。


    图1 患者血常规提示已出现严重溶血性贫血、血小板严重低下

    图2 患者凝血五项提示已出现凝血功能衰竭

    图3、4 患者生化提示肝肾功能损伤、心肌酶谱异常,大量肌肉组织坏死

    ICU主任陈英杰带领团队紧急行持续床旁CRRT治疗(连续肾脏替代治疗),清除已入血的坏死物质以保护肾功能。经过48小时的CRRT治疗,患者肾功能逐渐恢复,小便颜色也澄清了起来。同时使用大量洗涤红细胞纠正溶血性贫血,每日使用血浆纠正凝血异常。在检验科、超声医学科的通力配合下,ICU团队全力抢救11天,目前,患者生命体征基本平稳,已脱离呼吸机,拔除气管插管,意识也在逐渐恢复中。


    图中患者已脱离呼吸机,正使用经鼻高流量氧疗中,可见耳后大片皮下瘀血

    热射病的死亡率很高,介于20%-70%之间,50岁以上的患者甚至可以达到80%。那么,热射病=中暑吗?

    “有很多人将热射病等同于中暑,这完全轻视了热射病的严重性。”石化医院ICU陈英杰主任表示。


    中暑,指人体在高温环境下,由于水和电解质丢失过多、散热功能障碍,引起的以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血管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热损伤性疾病,是一种威胁生命的急症。

    热射病,指因高温引起的人体体温调节功能失调,体内热量过度积蓄,从而引发神经器官受损。该病通常发生在夏季高温伴高湿的天气,是程度最严重的中暑,死亡率很高。

    预防中暑小妙招

    1、多喝水。水是生命之源,在大量出汗后,身体的盐分也会大量流失,这时候我们应该适当补充淡盐水或白开水,果汁、汽水等碳酸饮料不仅对胃肠道刺激较大,也会加重身体负担,尤其是小朋友更不能多喝饮料。

    2、早上11点至下午3点之间太阳辐射最强,应尽量避免外出,如果必须外出要遮阳处理,穿着轻薄、通风的衣物,防止温度不易散发而导致体温过高、体液丢失过多。

    3、夏季空调使用率高,在外面暴晒后不应立即进空调屋,空调温度也不宜和室外温度差超过5度,否则出屋后体温调节跟不上外界温度差,容易出现中暑症状。

    石化医院急诊科陈丙红主任建议,对于先兆中暑及轻症中暑人员,需立即将其转移到阴凉通风处或电扇下,最好移至空调室,以增加辐射散热,同时给予清凉含盐饮料。对于重症中暑者,应及时就医,现场可采取降温措施,保持通风,去除衣物,保证气道通畅,可选择颈部、腋窝以及腹股沟进行冰敷,积极降温从而减少器官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