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医院动态 > 医院新闻

向上吧,心内科——记南京鼓楼医院集团安庆市石化医院心血管内科

发布时间:2015.07.17 作者: 来源: 访问人数:2997

8个月,4个人,225次手术,100%的成功率,完胜同级医院一年的量;12个月,32张床位,持续爆满,每月病人数总冲在50-65人次。成立仅一年的南京鼓楼医院集团安庆市石化医院心血管内科团队交上的成绩单,相当耀眼。
      负重40斤的白衣天使     
      这个团队有医生8人、护士12人,在科室主任汪念东眼里,这是一个年轻有活力、吃苦耐劳又充满激情的团队。心血管内科重病多,风险大,手术完后在病房值班,有时一晚上不睡,“他们不计较个人利益,我挺感动的。”
      很多医科学生直言最不想去的临床科室,心内科排在前列,射线是首要原因,因为介入手术必须在透视下完成,医生与X射线源的距离较近,曝光次数多,持续时间长,有人计算心内科一台手术所接触的X射线辐射量是普通放射科医生的数十倍,所以,做手术时必须穿上铅衣防护。
      在导管室,一排铅衣短袖长袍静静挂在那儿,有蓝的、绿的和迷彩的,看上去很“酷”,但整套装备近40斤,试穿10分钟就感觉有一股大力在向下拽,感觉累且难受。而汪念东和他的团队却一穿就是好几个小时,最长一次竟套了十四个小时。不透气的铅衣内,衣物全部汗湿透。手术时,这些看上去文弱的白衣天使,仿佛突增神力,身负40斤却身轻如燕,尤其是抢救起病人来,心脏按压、穿梭接力,迅捷无比。下了手术台,攒了数个小时的腰酸背痛一下子涌来,特别是连做几台手术后,大家都瘫在椅子上,不说话不动弹,对着盒饭了无食欲。
      心血管内科大多是80后,他们没吃过什么苦,但是为了工作,为了团队的荣誉,他们都扛住了。护士王霞身材娇小,穿铅衣几个月颈椎腰椎俱出现了劳损,低头弯腰就酸疼不已,她一声不吭,绑上腰围继续工作。医生农彦林和程恭敏笑言,看着病人在我们的努力下消除病痛,心里就美,“别说40斤,就是400斤,我们都愿意去扛!”
      这群负重的白衣天使,在生活中阳光、向上,他们有自己的微信群和QQ群,经常结伴去郊区钓鱼、打牌,还曾组队上黄山。昂扬的精神和对生活的热爱,使他们在沉重的铅衣下也能翩翩起舞。
      做心脏介入手术的老大
      心血管内科能在一年内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最大的功臣当属院领导“磨”了两年才挖来的科主任汪念东。这位出生于1971年的科主任,不仅是科室年龄上的老大,也是技术上的老大。他一到院,很快拉起了队伍,进修学过手术的3名小将连他四位医生为主攻,尽快开展手术填补空白;老专家王云霞带领另3人坚守大后方;护士长彭凤艳和她的护理团队负责全程配合和专科护理。合理的分工,加上坚实的技术支撑,接下来的每一仗,打得颇顺畅:2014年4月23日,心内科独立完成首例双腔起搏器术”;2014年7月21日,完成首例冠脉造影术;2014年8月4日,首例冠脉造影及支架植入术成功;2015年4月13日,首例三维标测下的房速射频消融术成功开展。
      汪念东自言是个追求完美的人,“我认定的事情,肯定能做成。”当初他看到了安庆心脏介入手术的落后,就报考了研究生,专攻心脏介入。读研期间,他整天泡在手术室里,一边打杂,一边学习,并开展了人生中第一例介入手术。期间为了抢救病人,他曾两天两夜没合眼。凭着一股韧劲,汪念东如今站到了安庆心脏介入手术的潮头。
      勤练内功对抗死神
      在汪念东的带领下,整个心内科拧成一股绳,迸发出耀眼的火花。王云霞主任在心内科工作了近40年,退休后婉拒多方邀请,选择继续返聘为医院发挥余热。她经验丰富,对常见病多发病的处理颇有心得,是大家的定心丸;主治医师徐先进为了将心内科介入技术搞懂搞透,别人学了半年就想往家跑的进修,他愣是坚持了两年,独在异乡埋头苦干,克服了奖金少、孩子小、妻子在外地等重重困难。付出必有回报,回到科室以后,他快速独挡一面,成了汪主任的好帮手;年轻医生农彦林、程恭敏更是勤劳肯干,汪主任毫无保留手把手地教,他们珍惜机会,加班加点地学,很快掌握了常规手术技能。两位护理骨干潘曼、汪静平,一个新婚燕尔,一个孩子尚幼,主动请愿,赴南京进修,以求尽快为科室献力。正是因为他们,心内科的发展才会如此迅速。
      在经历的200多台手术中,有一场与死神的对抗,让大家印象深刻。今年正月初八,一位中年男子突发急性心梗,来院时生命体征极不平稳,处于休克状态,不手术就是死!情况危急,汪主任和团队一路飞奔,开通绿色通道为患者紧急手术,术中血压一直下降,对症治疗的同时立即决定行“冠状动脉再灌注治疗”。手术非常成功,大家却不敢掉以轻心,因为术后最易发生“心衰”等并发症。护士长带领护士特级护理,8个医生轮换守在病房,随时处理突发情况。果然,患者并发了急性心衰,团队立即执行拟定的第二套作战方案,调整用药,加强监测。那段时间,大伙接班时第一句都是:“xx病人还好吧?”汪主任更是每天晚上都来病区守着,确认病人情况稳定后才回家,病人的心电波形牵引着全科人员的情绪高低。两周后,大家的全力以赴和齐心协力,终于把病人从死神手上抢了回来,病人家属逢人就夸心内科医生都是神医!每每讲述这次经历,汪主任的嘴角都会骄傲地上扬。
      从医18年,汪念东坦言既有喜悦又有心酸。治好病人,会微笑离开;治不好,会自责。不过在大多数病人心中,汪念东就一个字:“好”,人好、技术好。让很多病人和家属感动的是,每次做完手术,汪主任再累都要帮病人穿好鞋,扶上轮椅,盖好毛毯,推出去亲自交给家属和护士。就这样,很多老病人成为了他忠实的“粉丝”。“汪主任就像自家人,亲戚朋友看病都爱找他,他在哪,我们就去哪!”
      一项项手术的成功开展,一次次病人的赞扬肯定,让心内科团队有了底气,当然,这份底气也来自于南京鼓楼医院集团安庆市石化医院改制后,金陵药业和鼓楼医院资源以及技术的全面支持。“未来的目标是把心内科做大做强,做成安庆老大,在全省甚至全国都有一席之地”。说话的时候,汪念东的脸上带着自信的微笑。(2015年5月28日《金陵药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