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化医院烧伤整形二科成功救治一例重度烧冲复合伤患者
发布时间:2016.09.03 作者:徐松涛 来源:烧伤整形二科 访问人数:1532
6月8日,因液化气罐突然爆炸,35岁正在北京打工的怀宁人陈某一家的命运从此改变,正在出租屋内准备早点的夫妻二人瞬间被冲击波大火吞噬,被120送入北京市朝阳区急诊中心时己奄奄一息。经简单处理后转入北京积水潭医院烧伤科ICU病房,接下来的5天时间里,病情起伏变化,令人揪心,同时,随之而来的一张张高额催款单,也让家人们几乎崩溃。由于异地新农合费用暂时无法结算,短短数日,多年的积蓄就已耗尽。面对复杂的病情和高昂的后续治疗费用,家人们茫然无措,猛然想起家乡也有自己的烧伤治疗中心——南京鼓楼医院集团安庆市石化医院烧伤整形科,电话联系后,第一时间将夫妻二人转送至石化医院烧伤整形二科。
经全面检查,陈某的病情十分严重:全身火焰烧伤面积达81%(Ⅲ°50%);吸入性损伤;爆震伤;外伤性气胸;气管切开术后;肺部感染;颈胸腹部广泛性筋膜下气肿;胸腔积液;脓毒症。全身插满各种导管,并发气管食管瘘,气管切开创口处发出阵阵恶臭,全身创面散发血腥味并广泛呈现草绿色,这是典型的重度烧冲复合伤,并发全身性感染。据以往的经验判断,救治成功的希望渺茫。迎着家属殷切焦灼的目光,烧伤整形二科杨贤金主任表态:这是一份沉甸甸的信任,尽管设备条件不如北京大医院,我们也要拼尽全力搏一回。
妻子的烧伤面积为40%,病情很快就稳定了,但陈某依然命悬一线。抢救的进程艰难而有力地推进着,手术、换药、上翻身床、再次手术,心肺损伤、免疫系统几近崩溃、顽固性内环境紊乱、重度贫血及低蛋白血症,棘手的临床难题一个个解决,一次次从生死线上拉回,一根根插管从身上移除。尤其是感染,血液、气管、深静脉导管、创面多次发现细菌及真菌感染,包括铜绿假单胞菌、大肠杆菌、羽状变形菌、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等等病原体,各种抗感染治疗、严格消毒隔离措施,反反复复地搏斗,历尽艰辛终得降服。
输血是个大问题,家人力量有限,杨主任在石化医院微信群倡议全院医护人员献血,院领导、检验科积极联系落实血源,保障了手术平稳进行。五官科、内分泌科、麻醉科通力协作,用各自专业领域高超的技术水准为患者保驾护航。经过2个月的精心治疗和护理,陈某获得了新生。
特大面积烧伤治疗费用相对较高,对一般家庭而言都是沉重的负担。考虑到筹款困难,在合理施治、合理收费的基础上,经多方沟通,石化医院为陈某夫妇在治疗过程中进行新农合费用结算,提高了治疗经费的有效利用率,明显减轻患方经济压力,最终得以顺利完成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