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其他栏目 > 医学技术

做全科or强专科?基层医疗走到了十字路口

发布时间:2015.10.13 作者: 来源: 访问人数:5269

如何吸引更多患者留在基层?8月1日,在深圳召开的第四届基层医疗卫生大会上,国家卫计委基层卫生司社区卫生处处长刘利群提出了从“服务环境、服务功能、服务质量、服务管理和动员社会参与”五个方面的理念,通过提升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和强化人文关怀,为分级诊疗制度打下基础。刘利群强调,基层医疗在发展全科的同时,也可以尝试进行适宜基层的专科建设。

改善服务环境 提升患者信任度

很少会有人否认改善一家医院服务环境的重要性。对于基层医疗机构来说,温馨的环境不仅给予患者最直接的舒适感,更能增强信任程度,从而提高医疗机构利用率。

刘利群说,目前,不少社区医院的挂号、分诊和药房都已经采用开放式窗口,为了保护患者隐私,医院也能实现一人一诊室,并且拥有治疗室和哺乳室。在方便安全方面,很多社区在逐步建立自助检测设施自助挂号、查询、叫号系统,设立防跌倒等便民设施,这些都是改善服务环境的好方法。

完善服务功能是下一步医改“重头戏”

长久以来,基层医疗机构更多时候是在强调全科队伍建设,然而随着居民对医疗需求的增长,专科水平不足成为社区遇到的棘手难题。将社区功能定位于公共卫生,还是公共卫生与专科建设两手都要抓,成为如今从业者面临的现实问题。

“基层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医疗功能弱化,大家在努力发展全科时必须承认,全科医生实际掌握的技能并没有完全明确的界定,全科医生并不能很好地解决所有健康问题,比如说大量外伤的清创缝合、取出喉咙卡的鱼刺,缓解被风沙吹过眼睛的不适等,都需要专科知识,医护人员具备更多专科知识,才能留住更多患者。”刘利群强调,完善医疗服务功能将成为下一步基层医改的“重头戏”。

提升服务质量 增进医患互信

不可否认,基层目前仍需要发挥社区卫生优势和特色,来弥补技术短板。基层卫生从业者良好的精神面貌、标准的服务用语和优质的医患沟通方式,有助于提升医患互信。

在优化服务流程方面,刘利群说,连续性服务是社区重要特色,各地在主推责任制服务和签约服务,建立全科医生团队,划片包干,与居民签约,这些都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卫生服务模式。此外,基层还可以通过微信、微博来调动居民参与的积极性。

加强内部管理 让团队更有凝聚力和战斗力

基层医疗机构可以从管理要效益,培育、发展机构文化,不断积累,建立品牌效应。

在刘利群看来,管理可以出效益,每名优秀的管理者都有一个好的经营理念,并能带出优质团队。刘利群认为,在人才管理方面,基层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绩效考核方案,在文化建设方面,则需要在医德医风、价值观、团队合作等方面下功夫,这样才能让团队更有凝聚力和战斗力。

动员社区参与 最大发挥协同效应

“因社区而生,为社区而存”,动员社区和群众参与,才能最大发挥协同效应。

基层医疗机构建设离不开社区的参与,除卫生计生部门外,更多资源可以得到充分利用。其中包括民政、养老、妇联和残联等。与此同时,社区医疗机构还应得到街道、居委会、驻区单位的支持,让这些部门参与健康促进和健康教育的活动。

另外,刘利群发现,发动志愿者,组建患者俱乐部、健康俱乐部等组织,也成为很多地区建设特殊社区卫生中心的重要“推手”。